坊間很多旅遊書籍、雜誌、旅遊節目介紹了人生必須去的100個XX,
例如100個必去的秘境、100間必住的旅館、100座必去的城市之類的。
喜愛旅遊的獅子王心中也有自己的100大之類的,
例如,獅子王已經把倫敦、巴黎、紐約、LA、東京、北京、上海、雪梨、布拉格、莫斯科、柏林、巴塞隆納、
雅典、羅馬、開羅、杜拜等大城市也列為人生必須去的100個城市。
所以,2019年的夏天,我們終於出航前去英國倫敦、法國巴黎兩地進行15天的自由行。
倫敦(London)是國際大都市,英國的首都,也是英國第一大城,位於泰晤士河流域,於公元50年由羅馬人建立。
有著兩千多年歷史的倫敦,除了是全球金融中心之外,也是全球國際訪客數量最多的城市。
傳統與現代交融的各種建築、時尚、藝術等等的文化底醞,創造出這個極具魅力的大都會。
「如果你夠幸運,在年輕時待過巴黎,那麼巴黎將永遠跟著你,因為巴黎是一席流動的饗宴。」~~
海明威的這段話勾起了許多人對巴黎的嚮往,
浪漫花都「巴黎」作為一個藝術、時尚、文化中心,確實以各種迷人的樣貌呈現在每個旅人面前。
巴黎肯定是所有地球人第一夢想的旅遊勝地。
倫敦、巴黎,我們來囉。

倫敦目前有四項世界遺產,分別為:倫敦塔;邱園;西敏斯特宮、西敏寺和聖瑪格麗特教堂;
以及格林威治歷史區(其中的皇家天文台為本初子午線、0°經線和格林威治標準時間所經之地)。
其他著名景點包括白金漢宮、倫敦眼、皮卡迪利圓環、聖保羅座堂、倫敦塔橋、特拉法加廣場和碎片大廈。
倫敦亦是諸多博物館、畫廊、圖書館、體育運動及其他文化機構的所在地,
包括大英博物館、國家美術館、泰特現代藝術館、大英圖書館以及40家西區劇院。
當然,還有各種值得一逛好好淘寶、吃好料、買精品名牌的市集、百貨公司。
獅子王把這一次曾經到訪的代表性景點提供給各位朋友做一個參考,也可以參考我的行程做規劃喔。
【2019倫敦巴黎自由行】行程及懶人包分享,跟著獅子王一家人一起自由行
倫敦景點攻略∣15+倫敦必去的景點,古典+現代+世界文化遺產,倫敦就是這麼好玩(內有行程購票)
倫敦景點∣白金漢宮+衛兵交接卡位攻略,提早1個小時來就對了∣來去英國女王的家、和女王一起欣賞560年來的衛兵交接
倫敦景點∣聖詹姆斯公園,自然生態公園的概念設計的皇家公園
倫敦通行證(London Pass)
我們買了很好用的倫敦通行證(London Pass)3日券(建議各位買電子票券,可以下載直接使用,不用再跑到柯芬園附近領取)。
第1天(Day 3),安排了搭乘隨上隨下的觀光巴士(Hop-on Hop-off£34.0)Big Bus紅線,瀏覽市區的景色與景點。
第2天(Day 4),西敏寺(£24.0)、泰晤士河遊船(£20.5)、碎片大廈觀景台看夜景(£34.0)
第3天(Day 5),倫敦塔(£28.9)、倫敦塔橋(£10.6)
共6個景點或活動,如果分開單買,費用合計£152,但是買1張London Pass 日券的3成人票大約3,700元(100英鎊),
馬上可以節省£52=台幣1924元。是不是很划算?!
【英國倫敦自由行必備票券】倫敦通行證London Pass攻略:購票教學、景點、快速通關、行程交通省錢懶人包
到倫敦除了必逛的倫敦眼(摩天輪)、大笨鐘、西敏宮(國國會大廈)、倫敦塔和倫敦塔橋之外,
西敏寺(Westminster Abbey)也是不能錯過的景點之一。
西敏寺就位於大笨鐘和國會大廈、倫敦眼附近,可以把這幾個景點安排在同一天一起逛。
我們終於在第4天安排參觀千年盛名的西敏寺。
西敏寺坐落在倫敦泰晤士河北岸,是英國地位最高的教堂,
西敏寺自1066年征服者威廉在此加冕以來,一直是歷代英國君王加冕登基或安葬的地方和王室專屬教堂。
此外,除了王室成員,英國許多領域的偉大人物、歷史名人也埋葬在此,比如牛頓、喬叟、狄更斯、達爾文、丘吉爾等等。
1997年黛安娜王妃的葬禮、威廉王子和凱特王妃的婚禮也是在此舉行。
除了是重要的典禮舉辦地點,西敏寺在學術方面也有具有一定地位,部分《新約》及《舊約》聖經都是在這邊翻譯完成的。
在倫敦還有一座名稱很類似的教堂叫做西敏主教座堂(Westminster Cathedral),靠近維多利亞車站,
特別強調一下:「西敏寺」沒有主教也不是大教堂,而是由英國皇室所擁有的~
推薦購買LondonPass可遊倫敦80個景點☞ https://reurl.cc/7Xy0D9
推薦購買西敏寺門票☞ https://reurl.cc/3DNXoR
西敏寺Westminister Abbey
西敏聖彼德協同教堂(The Collegiate Church of St Peter at Westminster),
通稱西敏寺(Westminster Abbey,音意合譯為威斯敏斯特修道院),
是一座位於倫敦市中心西敏市區的大型哥德式建築風格的教堂,
一直是英國君主(從英格蘭、不列顛到大英國協時期)安葬或加冕登基的地點。
曾在1546–1556年短暫成為主教座堂,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教堂原名「Westminster Abbey」,其中「Westminster」直譯為「西教堂」,
「west」指「西」,「minster」則是指主教座堂或大型教堂,特別指最初附屬於修道院者;
「abbey」中文作修道院,是天主教專有名詞,指該地原為天主教本篤會的修道院,因此中文傳統音意合譯為「西敏寺」。
後來此地以修道院名為地名,發展成今日的西敏市,也是倫敦中心的兩個市級行政區之一(另一個是倫敦市)。
1579年以後,教堂改名「西敏聖彼德協同教堂」(The Collegiate Church of St Peter at Westminster),
名稱中的「Westminster」已不是修道院名而是地名了。
根據英國國教會的正式劃分,1560年之後的西敏寺已不具備真正意義上的「大教堂」(座堂)地位。
(倫敦教區的主教座堂位於聖保羅座堂,英國國教會首席主教座堂則是坎特伯里座堂。)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西敏寺基本資訊
開放時間:周一到週五09:30~15:30 ,週六09:.30~13:30 (確切時間以官網公布為主)
參觀門票: 成人現場購票£24/網路預售£22;6~17歲兒童現場購票£10/官網購票£9
持London Pass即可換票入場參觀,
地點:20 Deans Yd, Westminster, London SW1P 3PA (Google Map)
交通:搭地鐵到Westminster Station,步行4分鐘
官網:Westminster Abbey

推薦購買LondonPass可遊倫敦80個景點☞ https://reurl.cc/7Xy0D9
推薦購買西敏寺門票☞ https://reurl.cc/3DNXoR

獅子王本身是歷史迷,所以到很多景點,都會先了解一下當地(景點)的歷史,這樣自助行遊覽起來,
才不會有走馬看花的感覺。(自助行沒有導遊,只好自己當導遊)
西敏寺可說是一部濃縮的英國歷史。
自從一○六六年以來,四十位英國君主的加冕儀式都是在此處舉行。
西敏寺也是大多數英國君主,以及三千多位在英國史上舉足輕重的精英最後的安息地。

這一篇文章整理了很多歷史人物照片與文章,喜歡歷史的朋友應該很有興趣。
文章內附上了西敏寺平面地圖及內部介紹,讓你更有脈絡地逛逛這座別具意義的英國建築。
正門應該是在西大門(白色),辦活動時,從正門進入。
遊客則從北大門(黃灰色)排隊買票進去(買London Pass也是要排隊換票),(如下圖)
由於倫敦的遊客真的太多了,西敏寺早上9:30開門,建議最好9點前就去排隊,才不會搞到11點還在門口等待進去。
進入西敏寺後,在入口處有免費提供「語音導覽」,台灣旅客可以選擇「中文版」(Chinese)。

從這一張照片就可以看出排隊的人潮。


聖瑪格麗特教堂 上流社會舉行婚禮的人氣場所
在北大門旁邊有一座比較小的教堂,「聖瑪格麗特教堂」,供附近居民做禮拜用。
這裡也是英國首相溫斯頓·邱吉爾曾在這座教堂舉行婚禮。
西敏聖瑪格麗特教堂(St. Margaret's Church, Westminster Abbey)是一座英國聖公會教堂,位於國會廣場西敏寺的場地,
是英國下議院的牧區教堂。紀念安提阿的聖瑪格麗特。
該教堂由本篤會修士創建於12世紀,住在修院附近的居民可以在此較簡陋的牧區教堂單獨禮拜。
該教堂重建於1486年到1523年,1614年成為西敏宮的牧區教堂,17世紀的清教徒,不滿高度儀式化的西敏寺,選擇在較「合適的」聖瑪格麗特教堂禮拜。
西北塔樓由約翰·詹姆斯重建於1734年至1738年,同時,整座建築用波特蘭石包裹。約翰·拉夫堡·皮爾遜為東部和西部都增加了門廊。
1877年,喬治·吉爾伯特·斯科特爵士將教堂的內部被改建為目前的模樣,但是都鐸風格的許多特徵依然存在。
東側窗戶為1509年的弗蘭德花窗玻璃,慶祝阿拉貢的凱薩琳與亨利八世訂婚。
其他窗戶紀念沃爾特·雷利以及詩人約翰·彌爾頓(本堂教友)。
西敏宮、西敏寺和聖瑪格麗特教堂一同被列為世界遺產。國會議員和上下議院工作人員可以在這座教堂結婚。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傳說中西敏寺在Saberht國王(Sæberht of Essex)時期就已經建成,最初建在泰晤士河中的一個小島上。
1045年,英王愛德華一世因未能信守承諾前往教廷朝聖,接受教皇建議,興建一座修道院以表示贖罪。
1045年至1065年間按照懺悔者愛德華的命令重建西敏寺。
他將西元八世紀即已存在的一座倫敦西區教堂重新以石材修建,用來紀念聖徒伯祿,以便和東區的聖保祿大教堂有所區別。
西敏寺最早是為本篤會教士而建的,於1065年12月28日完工啟用,然而愛德華卻因重病而無法親臨主持儀式,他在八天後去世。
1245年-1517年間西敏寺再次重建,第一階段的重建工作由亨利三世組織,將原本諾曼式的建築改為哥德式。
但是大部分的工作是在理查三世時期由建築師亨利·耶維爾(Henry Yevele)完成的。
為了感念愛德華興建西敏寺,亨利三世將愛德華的靈柩移往主殿祭壇正後方。擴建工程直到一五一七年亨利七世統治下才完成。
重建後的西敏寺更具有莊嚴肅穆的氣氛,三十一公尺高的大廳穹頂構造複雜,從穹頂垂下的大吊燈艷麗奪目,
配上教堂內部隨處可見的彩繪玻璃和紅色地毯,益發顯出宗教殿堂的莊嚴與華麗。
1503年亨利七世叫人建了一個禮拜堂。
1534年,亨利八世與羅馬教廷斷絕關係後,下令西敏寺由英國國王管轄,並在1540年關閉,
其後四十多年間,西敏寺多半處於關閉狀態。
這段時期內原本給西敏寺的撥款都全部被轉移給聖保羅座堂。
在女王瑪麗一世統治時期西敏寺曾短暫地重開,但在1559年,伊麗莎白一世再次關閉了西敏寺。
1579年,伊麗莎白一世重開西敏寺,但規定由王室直接管理,並把建制從修道院改爲法政牧師團。
從此管理西敏寺的人不再是主教,而是主任牧師(dean),而且由國王任命。
伊麗莎白一世將西敏寺改為學院,校長由英國君主任命。西敏寺的正式名稱因此改為「威斯敏斯特聖彼得學院教堂」,
直到19世紀,西敏寺是除牛津和劍橋以外的第三所英國高等學府。(這裡出過6個英國首相)
欽定版聖經舊約的前三分之一和新約的最後二分之一就是在這裡被翻譯成英文的。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推薦購買LondonPass可遊倫敦80個景點☞ https://reurl.cc/7Xy0D9
推薦購買西敏寺門票☞ https://reurl.cc/3DNXoR
西大門
西敏寺西大門上方有十尊20世紀基督教殉道者雕像,從左邊數來第五位是美國黑人領袖──馬丁路得金恩博士。

北大門
遊客則從北大門(黃灰色)排隊買票進去(買London Pass也是要排隊換票),
由於倫敦的遊客真的太多了,西敏寺早上9:30開門,建議最好9點前就去排隊,才不會搞到11點還在門口等待進去。
進入西敏寺後,在入口處有免費提供「語音導覽」,台灣旅客可以選擇「中文版」(Chinese)。


西敏寺平面圖

(資料來源:自遊倫敦,山岳出版社)

15、中殿The Nave
中殿前地上是「無名戰士紀念碑」

3、The Quire


牛頓紀念碑
牛頓、達爾文、霍金之墓
西敏寺內部裝潢華麗而莊嚴,靠近西門的走廊就有巴洛克式的牛頓紀念碑,牛頓右手的四本書是《光學》、《年代學》、《原理》和《神學》,
一旁的小天使拖著方程式,下方也有一群研究科學儀器的小天使,上方的天球標示著1681年的彗星運軌道。
雕刻精細又富含巧思,真的是值得親自去參觀,並瞻仰這位奇才巨擘。
研究演化論的達爾文、繼愛因斯坦後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的霍金骨灰也一起長眠在這裡。


加冕椅The Coronation Chair
在加冕典禮上,椅子-高2.05m(6英尺9英寸)-石頭的立場面向高壇。
曾在修道院舉行過三十八屆國王加冕典禮(威廉和瑪麗在一次儀式上加冕,“塔中的王子”之一愛德華五世和退位的愛德華八世從未加冕)。
十四位皇后配偶也分別舉行了加冕典禮。
1300年-1301年,加冕座內置加冕石,加冕座稱為「聖愛德華寶座」。1308年之後的歷次加冕都使用這一座椅。
1066年,哈羅德二世在此加冕,他是第一個在此加冕的國王。同一年的聖誕節,征服者威廉也在此加冕,
從此之後一般的英國君主(除了愛德華五世和愛德華八世)都在西敏寺加冕。
絕大多數的英國君王都由坎特伯里大主教加冕,只有少數幾個君王例外,
例如哈羅德二世和征服者威廉是由約克大主教加冕的,愛德華二世由溫徹斯特主教加冕(因為坎特伯里大主教不在英格蘭),
瑪莉一世由溫徹斯特主教加冕,因為坎特伯里大主教是新教徒、
伊莉莎白一世是由卡萊兒主教加冕,因為資深主教都是天主教徒且拒絕為新教女王加冕、
威廉三世與瑪莉二世由倫敦主教加冕,因為坎特伯里大主教拒絕承認新君。

2、高祭壇和科斯馬蒂路面(The High Altar and Cosmati Pavement)

詩人角(Poet’s Corner)
在英國,死後能安葬在西敏寺是一種榮譽的象徵,許多偉大的貴族、詩人、科學家都埋葬於此,
例如:詩人喬叟、科學家達爾文、牛頓、史帝芬霍金等人,歷代的英國君主和精英也都長眠在這個文化中心。
順帶一提,雖然在西敏寺內可以看見莎士比亞的雕像,但莎翁本人是埋葬在他家鄉亞芬河畔的史特拉福聖三一教堂。
三千多位英國貴族、偉人分別在西敏寺分別葬在不同區域,例如貴族葬在禮拜堂,僧侶則葬在迴廊。
遊客們最喜歡停留的區域大概是「詩人角」吧。
詩人角(Poet’s Corner)以英國文學之父喬叟的墓為中心,周圍有120個左右的文人牌位,
個個安葬於此的文學家都是英國史上相當有影響力的人,例如撰寫《雙城記》的狄更斯、
《傲慢與偏見》作者珍.奧斯丁和以《失樂園》為代表作的米爾頓,濃縮了英國的藝文歷史。




國王亨利七世與皇后約克的伊莉莎白之墓
西敏寺有3,300多人被埋葬,還有許多人被紀念。
自1066年以來,這也是每次加冕典禮的場所,也是許多其他皇室場合的婚禮場所,包括16場婚禮。
這裡是十五位國王和王后的墓地,其中包括伊麗莎白一世,瑪麗一世,蘇格蘭的瑪麗皇后,
以及被認為是“塔中的王子”的愛德華五世和約克的理查德·杜克的遺骸。
中央通道下方是漢諾威穹頂,喬治二世及其家人被埋葬在此。
斯圖爾特金庫位於查爾斯二世,威廉三世和瑪麗二世以及安妮女王被安葬的南部過道。

伊莉莎白一世


修道院
西敏寺南面遺留下來的修道院,方形庭院有迴廊圍繞,地底下有一座小教堂做為現在的博物館,
館內展了已故君主的蠟像,身上甚至還穿著傳統服飾。
而西敏寺大廳和修道院中間有一間參事廳(The chapter house),這間參事廳有開放拍照。


推薦購買LondonPass可遊倫敦80個景點☞ https://reurl.cc/7Xy0D9
推薦購買西敏寺門票☞ https://reurl.cc/3DNXoR
西敏寺基本資訊
開放時間:周一到週五09:30~15:30 ,週六09:.30~13:30 (確切時間以官網公布為主)
參觀門票: 成人現場購票£24/網路預售£22;6~17歲兒童現場購票£10/官網購票£9
持London Pass即可換票入場參觀,
地點:20 Deans Yd, Westminster, London SW1P 3PA (Google Map)
交通:搭地鐵到Westminster Station,步行4分鐘
官網:Westminster Abbey
西敏寺大教堂開放時間:
週一、週二、週四、週五:9:30 AM - 3:30 PM
週三:9:30 AM - 3:30 PM、4:30 PM - 6:00 PM(3:30 PM - 4:30 PM關閉)
週六(5月至8月):9:00 AM - 3:00 PM
週六(9月至4月)9:00 AM - 1:00 PM
週日:開放予信徒
以下日期不開放/開放時間調整
12月12日不開放
12月16、23日:9:30 AM - 12:00 PM
12月17、20日:9:30 AM - 1:00 PM
12月24 - 25日不開放
12月26日、1月1日:10:00 AM - 3:30 PM
1、全球通用Wifi分享器推薦
翔翼環球Wifi蝴蝶機(支援100多國上網吃到飽 支援4G LTE)
2、上網卡推薦
歐洲上網 Orange Holidays歐遊預付卡-加強版 20GB上網+120分國際電話
歐洲上網 Orange Holidays歐遊預付卡-輕量型 8GB上網+30分國際電話
歐洲上網 樂遊純上網卡 流量1GB/2GB/3GB (EU327)
UK Three 歐洲上網+通話45國12GB預付卡(EU481)
EF留學上網卡
3、旅行小物推薦
Travel Blue 多國旅行萬用轉接插頭(含USB插頭)開箱
歐規EURO、英規UK、美規USA、澳規AUS,4種分類,通用於全世界150多國以上
多用途Travel Blue藍旅防盜行李鎖系列開箱推薦
TSA美國海關 菱形紅寶石標誌,避免海關檢查破壞鎖頭。
Travel Blue 寧靜頸枕開箱

購買網址:Travel Blue全系列商品
(輸入魔力獅子王專屬折扣碼TTB70 ,立享7折特價,優惠至2027/3/31日止)
※以上評論均為魔力獅子王個人意見,因每個人口味喜好不同,感受可能不同,僅提供參考。
想要最快知道旅遊、美食資訊,歡迎加入魔力獅子王旅行美食FB粉絲團、魔力獅子王INSTAGRAM
